制剂室简介:
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中蒙药制剂室隶属于医院管理,成立于1976年,于2011年投资千万元新建三层楼独立厂房,位于医院正北,占地面积863.6㎡,建筑面积2495.7㎡。洁净区面积607.07㎡(其中十万级净化573㎡、万级净化34.07㎡),检验区域面积239.07㎡。制剂室环境清洁、布局合理,采用隔湿保温的彩钢板隔断。净化间内的水电、工艺管线均设计在夹层内,设有“五防”设施,并有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系统,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符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制剂室具备先进的生产检验设备,投资近300万元。生产车间配有SLX生产联动线、纯化水设备、水冷式药物粉碎机组等20余台(套)设备,能够满足制剂室生产工艺需求。药检室设有理化实验室、精密仪器室、含量测定室、留样观察室、标本室等,配备高效液相色谱仪、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等50余台仪器,能够对原料药材、制剂成品及包材进行质量标准项下的检验项目。
制剂室现有人员共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人,占比为85%。副主任药师(中药师、蒙药师)3人、主管药师(中药师、蒙药师)8人、药师(中药师)2人、中药士2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5人。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较强、结构较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我院制剂范围包括蒙药制剂和中药制剂两部分,正在运行水丸、蜜丸、散剂、片剂、汤剂、颗粒剂、软膏剂7条中蒙药制剂生产线,共有注册品种共121个品种,包括中成药33种(均为自拟方),蒙成药88种(其中自拟方30种,法定方58种)。常年生产制剂品种共60种,包括中成药12种,蒙成药48种(其中自拟方15种,法定方33种)。经几十年的临床使用,疗效确切,其中一些制剂品种深受当地百姓的信任。例如:
1.山黄降脂片(功能主治:逐瘀、清热、醒脾、降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肥胖症,脂肪肝,脑供血不足。)
2.天地络痛片(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镇痛。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血管神经性头痛及高血压所致眩晕、手足麻木、肩臂疼痛、中风后遗症等。)
3.丹桂茯苓丸(原名:加味桂枝茯苓丸,功能主治:活血养血、化瘀、消癥。用于月经量少、痛经及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症见血虚血瘀者。)
4.首乌二十一味丸(原名首乌生发丸,功能主治:滋阴凉血、益肾生发乌发。用于少年脱发、须发早白等。)
5.骨痛逐瘀丸(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痛。用于伤筋动骨、骨质增生、四肢麻木。)
6.泵嘎日-17(功能主治:清“协日”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胆囊炎。)
7.额日敦-乌日勒(院内协定处方)(原名:珍珠丸,功能主治:清热,安神,舒筋活络,除“协日乌素”。用于白脉病,半身不遂,风湿,类风湿, 肌筋萎缩,神经麻痹,肾损脉伤,瘟疫热病,久治不愈等症。)
8.嘎日西(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理气、舒肝。用于胃脘气痞满、肝胆湿热、结石等。)
9.敖西根-18(院内协定处方)(原名清肺十八味丸,功能主治:清热,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色赤黄,“赫依”热烦躁。)
10.清血汤(原名:三子汤,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用于瘟热,眩晕头痛,血热目赤。)
11.沙参止咳汤散(原名:扫日劳-4,功能主治:清热、止咳,祛痰。用于肺热,咳嗽,多痰,胸背刺痛。)
12.杜日才(原名:查干乌日勒,功能主治:消积、化痞、利水。用于“巴达干”引起的各种积聚痞块、消化不良、浮肿、水肿、胃痉挛、“寒性虫”病。)
13.那仁满都拉(院内协定处方)(原名:升阳十一味丸,功能主治:温肾,利水,消食,燥“协日乌素”。用于胃寒,消化不良,浮肿,水肿,肾寒腰痛,遗精淋下,寒性腹泻,宫寒带多。)
14.乌力吉-18(院内协定处方)(原名:吉祥安坤丸,功能主治:调经活血,补气安神。用于月经不调,产后发烧,心神不安,头昏头痛,腰膝无力,四肢浮肿,乳腺肿胀。)
15.嘎日迪-23(功能主治:杀“粘”、祛黄水、清热解毒。用于风湿、类风湿、湿疹、牛皮癣、体癣、头癣、神经性皮炎等各种皮肤病。)
我院制剂室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从原材料的进货、入库、储存、养护、生产、检验、出库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百姓用到放心的自制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