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预约就诊电话:0470-2919650

今天是:

0470-2919660(咨询)

0470-2919681(投诉)

周一至周五:上午 8:00-12:00 下午 14:30-17:30 (节假日另行安排)

周六至周日:上午 8:00-12:00 下午 14:30-17:30 (节假日另行安排)

媒体关注

    新闻动态

    • 院内新闻

    • 媒体关注

    • 公告信息

    二维码

    脑卒中基本知识-徐学民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脑卒中基本知识-徐学民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5日 

     

              脑卒中基本知识

     

    医生介绍

    徐学民,副主任医师,从事脑血管病治疗15年,目前任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中医脑病科副主任。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中医脑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科室,为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且中医特色鲜明的重点临床科室,2018年被评为“呼伦贝尔市卫生计生系统青年创新团队”,目前专科技术水平、设备规模均处于本地区领先水平。

    脑卒中

    1. 定义:脑卒中,中医称为“中风”,西医称为“脑血管意外”。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血栓栓塞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等,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等。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2. 病因:①血管危险性因素。脑卒中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有小栓子,脱落后导致动脉栓塞,即缺血性卒中。也可能由于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为出血性卒中。房颤患者的心脏瓣膜容易发生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以堵塞脑血管,也可导致缺血性卒中。其他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中,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清晨血压异常升高。②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③不良生活方式。比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过量饮酒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或者患者自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且长期控制不佳,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3. 临床表现:脑卒中临床表现为受损部位神经功能障碍,中医总结为五大主症,依次是神志不清、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口眼歪斜、偏身麻木等。西医则总结的相对繁琐,有情志障碍,即患者出现较既往有很大差别的情绪变化;有精神障碍,即患者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如幻觉、精神萎靡、精神失常等;有肢体运动障碍,即患者有一侧的肢体无力或精细动作差;有感觉障碍,即患者出现某一侧的颜面部、躯干、肢体的麻木、疼痛等异常,严重的可丧失感觉;有构音障碍,即患者说话自觉舌根发硬,导致吐字不清,严重的可以完全不能理解;有失语,即患者出现不能说话,或者说话无法理解,不符合一般逻辑,或别人说话患者不能理解,不能做出正确回答;有共济失调,即患者做动作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伸手去抓某件物体却抓不到;有吞咽障碍,即患者出现进饮食时候出现呛咳,严重的完全不能吞咽;有视野缺损,即患者向某一个方向看的时候出现模糊,严重时完全看不见;有动眼障碍,即患者的眼睛向某个方向凝视,不能活动,或眼睛不能向某个方向活动。
    4. 预兆:大多数脑卒中都有前期表现,预示着脑卒中即将发生,如果能够尽早发现,及时针对性治疗,对病情的控制及预后有良好的效果。主要有(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并可有恶心呕吐及血压急剧波动。(2)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饮水呛咳。(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7)突然间精神不振,整天昏昏欲睡。(8)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9)突然出现的视力问题。
    5. 处理:身边有人一旦出现脑卒中症状, 一定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自行到医院就诊,及时检查治疗,同时要保证患者人身安全,避免其他意外发生。比如防止患者跌倒,防止患者咬伤,防止患者呛咳窒息等。在未明确患者脑卒中具体病情前,避免自行用药,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6. 检查及治疗

    一般检查,比如通过测量血压,科学判断是否标准、血压是否正常。

    内科检查:通过视、触、叩、听,检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的基本状况,发现常见疾病的相关征兆,或初步排除常见疾病。更进一步的是神经内科检查,能初步推断是否有神经功能受损,大概的受损部位。

    仪器检测:比如我们熟知的头颅CT、头颅磁共振等,可以及时而准确的发现颅内大多数的病变。其中头颅CT针对颅内出血性病变、面积较大的脑梗死显影较好,而磁共振则针对较小病灶的脑梗死诊断更为明确,尤其是脑干部位的梗死,头颅CT常常不能发现,而需磁共振检测方能明确诊断。针对发病早期,48小时内头颅CT有可能不显影,则需检测头颅磁共振明确诊断。还有大多数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发现也需要磁共振的检查。

    血流检查:无论是脑卒中发作前还是发作后,都可以通过脑血流检查来明确病情的预后,或是明确风险,尽早预防。目前脑血流检查方式主要有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颅内血管造影。

    治疗:脑卒中的治疗包括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与出血性卒中的治疗,而两者的治疗原则大多数都是相反的,所以治疗前必须要经检查明确病情后方可针对性治疗,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溶栓治疗与常规治疗、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后遗症期的预防性治疗。溶栓治疗目前许多群众都听说过,其主要是应用阿替普酶、尿激酶等药物,在发病3-6小时内,经过详细评分后对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其优点是溶栓成功后患者后遗症轻微,缺点是目前溶栓成功几率偏低,且有各个器官组织出血风险,所以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需谨慎选择。常规治疗是指临床上应用一些常规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包括抗血小板凝集、降纤维蛋白原、扩张微循环、改善血管内活性、改善血管通透性等,还有中药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目前还有一种手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有动脉血管内膜剥离、支架,动脉血管内取栓等,属外科或介入范畴,不详细介绍。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目前有西医的康复医学科,针对患者受损部位,功能障碍部分,利用各种器械、手法、锻炼方式来促使病情恢复。还有中医的传统医学,利用针灸、按摩、药物外用、药物内服来治疗。两者各有优势,经常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受损部位脑组织的功能障碍导致的临床症状基本已经形成,这时候主要治疗的是患者的原发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老百姓熟知的“三高”,通过控制基础疾病来达到延缓病情进展,预防二次发病的目的。

    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在于患者出血部位,出血量,患者的一般状态等。内科治疗主要是控制颅内水肿,控制基础疾病,控制并发症,保持患者静卧,促进血肿自然吸收。既往曾使用止血剂来治疗脑出血,后期发现容易导致形成血块,所以临床上停止使用止血剂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去骨瓣减压,剥离血肿;脑实质内穿刺血肿引流;脑室内穿刺引流等。需针对不同病情选择。

    1. 预防:对脑卒中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的策略:一级预防即针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已经证明,禁烟、限制膳食中的盐含量、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避免过量饮酒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此外,还需要对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采取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并预防脑卒中。二级预防即针对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卒中的患者,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人员开展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这些干预措施与戒烟相结合,往往可以有效减少脑血管病反复发作事件。三级预防即对已患脑卒中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
    相关推荐